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金融市场的两次违约事件及其处理,正在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。
 
对于局外人,国海证券代持案和侨兴债违约案这两个交易的设计都过于复杂,责任分配一言难尽。简单来说,国海是找机构代持债券,然后说代持协议用的是假公章,拒绝回购;侨兴是把在地方交易所发的债通过招财宝卖给散户,中间加持了保证保险和银行保函,侨兴违约后出具保函的广发行说公章是假的,拒绝赔付。
 
无论是代持,还是保证保险、银行保函,都是在标准交易模式之上的衍生行为。衍生往往意味着对既有规则的突破,因而更依赖于交易各方的风控能力和信用支撑。讽刺的是,这两个交易恰恰出现了背信行为。始于出轨,终于作伪,似乎是颠扑不破的套路。
 
不过,在两个案例中,造假并不像是蓄意诈骗,而更多的是瞒天过海。一种可能是,交易本身达不到内控标准或者拿不到台面上来,只有借助假公章的一臂之力才能成交;另一种可能则是,鉴于很多中小金融机构若有若无的内控体系,其公章宛如薛定锷的猫一样,牛市为真熊市变假,本身是测不准的。
 
公章的本质是机构信用。任何情况下,金融机构的信用被盗用,都是十分严重的事情,因为它破坏的是市场的基本信任关系。在一个假钞横行的社会,人们只能选择以物易物。此次事件后,已有很多公司向交易对手发函寻求更多保证,系统性的不安全感可见一斑。在正常市场里,假公章促成真交易,当事机构都应检讨内控流程,造假方更应受到足够的惩罚,绝非甩锅给一两个员工了事。
 
截至目前,两宗假公章事件的解决,都不乏国情特色。国海证券的代持被重新定义为共同投资,代持方先是被要求持有债券,后同意按比例买断;侨兴债则由浙商财险先行垫付,确保散户投资者不受损失,再行追偿。
 
倘若回顾整个交易,人们会发现,内控失职的机构责任并未受到追究。事实上,整个市场贯穿始终的是对内控和信用的轻忽:牛市没人在乎公章真假,现金回流皆大欢喜;熊市则上推下卸,多少不耻行为,都被“金融稳定”这一床大被遮掩过去。
 
这两宗事件的处理尚未完结,但愿管理层不会出于各方考虑,降低机构的违规成本,进而错失整顿风控的机会。孔子说“尔爱其羊,我爱其礼”,诚哉此言。
 
来源于 《财新周刊 2017年第1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1月02日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继伟

张继伟

40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财新网总编辑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