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最近和投资者交流,多次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转型的前景,其中不乏困惑。比如说今年谈得最多的是结构性转型,但基建投资的增速和比重反而在加大。去杠杆言犹在耳,但地方债务并未稍减,这种发展模式还有多少空间?
 
这是一个价值连城的问题,在技术上需要考察无数变量。城镇化空间还有多大?基建投资的现金流能否支撑?政府资源是否已经告罄?经济周期有无回潮?相关的研究报告汗牛充栋,不同的数据和模型都可推导出不同结论。我不是分析员,无从置喙,只能观其大略。
 
首先看目标。保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曾被视为三位一体的完美方案:发展民生相关产业促动增长,同时收取结构调整之效。然而现实却骨感得多,以基建投资、房地产为拉动的模式一旦收缩,立刻就会留下难以弥补的真空。这其实和饱受新经济冲击的传统企业并无不同:发展互联网或新能源业务,并不会带来当期收入和利润,而且会侵蚀固有业务的地盘。这种左手打右手的困境往往让决策者首鼠两端。如果是一家上市公司,管理层短期的考核压力就更为急迫,往往会舍此而就彼。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说,危机的源头在于发了太多的钞票,刺激了太多的消费,而解决危机的办法是发更多的钞票,刺激更多的消费。这种路径锁定,令人沮丧但很难避免。
 
其次看机制。地方政府的预算摸底、债务置换和事权上收,方向清晰但任重道远;与此同时,金融的动力机制并没有调整,利润、不良率、资本充足率是银行的世界观,绕监管的套利方式仍然层出不穷,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还没有切实的抓手。政融齐心协力,PPP、专项建设债、委外资金,无论项目还是融资模式,一切新瓶都可以装上旧酒。
 
最后看人。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培育了大量地方精英,在招商引资、工业园、开发区的建设上所向披靡,对于提振消费、拓展服务业则往往敛手而立。西谚说“对于锤子来说,一切都是钉子”,改变思路并不像切换开关那么容易。
 
科学史上曾流行“范式”革命,不过事实证明任何传统体系的硬核都不是那么容易被颠覆的,转型永远是个渐进式的慢过程。每当遇到有关经济转型的疑问,不妨试试“三省吾身”:目标、机制和人,变化了多少?
 
来源于 《财新周刊 2016年第43期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07日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继伟

张继伟

40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财新网总编辑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