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  “小官巨腐”又出新样板。深交所发审监管部副总监冯小树凭借2004年-2007年间担任上市公司发审委员的便利,在被审企业IPO之前突击入股,740万元进去,2.48亿元出来,好不痛快。

  对于发审委的变现能力,人们并不吃惊。资本市场本来就是财富分配的巨型机器,在任一环节设卡寻租和释放消息,都能带来泼天富贵。较之此前藏了满屋现金、烧坏验钞机的能源局大神魏鹏远,股市贪腐的商业模式绝对轻资产、高效能。

  为了障人耳目,冯小树动用的是岳母和小姨子等关联人的账户,作为资本界的个体户,技术含量委实不高,大概算是原始版的SPV(特殊目的公司)。形诸股权结构图,也只能算是一株可怜的“小树”。相形之下,掌握了大型金融机构的资本达人,构建的就是一片深不可测的森林了。本期封面报道揭示的安邦股权安排即是如此,多层公司叠加,交叉循环持股,资金流转如泥盘走丸,足以令人目眩神迷。迷宫的背后,是不可描述的资金来源和大股东控制。

  复杂架构只是套利圈钱的种子,监管缺位才是成就大鳄的土壤。股东资格、股比上限、资本金真实性,本身都有着明确的监管红线。但是,过去几年间,一方面,金融监管执行存在着较大弹性,被监管对象获得定制优惠、监管者到被监管对象任职的跨期限套利现象日渐突出;另一方面,由于监管协调机制不够完善,个别市场主体跨部门设计融资安排,形成了不可穿透的盲区。而市场的伟大和危险之处恰恰在于,只要存在监管死角,就会迅速成为藏污纳垢之所。

  较之监管俘获,能量更为高阶的是影响舆论。去年下半年以来,随着金融系统人事更迭,监管基调逐渐明确,但亦引来市场上的一些杂音。股指下跌尤其是概念股跳水,引发怨言寻章摘句并不奇怪。但一些言论将股指下跌的责任归因于监管本身,则难言公允。

  股市升降自有其内在规律,监管如何能够主导长期价格?监管层对于定增、借壳、次新股和高送转炒作等怪象的矫正,以及对金融大鳄的打击,正是消除体制积弊、固本培元之举,如何成了市场之敌?至于雄安概念股的起伏,本就是炒风盛行的顽疾所致,有没有“冯小树”潜伏,正应呼唤监管乃至司法介入,而不宜萌发“和尚摸得,我摸不得”的阿Q心理。

  SPV、资本迷宫、监管俘获、舆情动员,可谓市场操纵者的能量进阶教程。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,但愿小树们不会变成大鳄。

来源于 《财新周刊 2017年第17期 出版日期 2017年05月01日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继伟

张继伟

40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财新网总编辑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