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不久前的财新峰会上,在主持“金融监管与创新”一节讨论时,我问了一个困扰很久的问题:相对于金融监管政策的深文周纳,为什么监管的执行力总是显得相对不足?监管套利之风如此盛行,为何迟迟难以规范?
 
过去数年间,金融创新如寒武纪生命爆发,新市场新工具新花样层出不穷,乘着信用扩张东风,深刻地改变了业界生态。与之相应,监管不足的弊端也次第暴露出来,配资与股灾、债市与刚兑、理财与坏账、互联网金融与跑路、万能险与野蛮并购,每一轮爆发都波澜壮阔、地动山摇。然而,时过境迁,制度建设仍然付之阙如。
 
这一现象业界早有警觉,其表征在于金融监管体系的割裂,带来大面积的监管套利。堵住信托,转向券商。证监收紧,保险出笼。资金在各个通道往来穿梭,各部门的“马奇诺防线”会被轻易绕过:资本变相虚增,资产可以代持,出资人难以穿透,私募化身公募。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徒法不能自行,连基本的数据都难以共享。多数情况下,监管者具文而已,拱默而已。
 
然而,知易行难,改变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首先在于目标冲突。在每一个金融板块里,发展都往往是压倒性的任务。管理层对于规模的热衷,在充沛的资金供给与激烈的业态竞争相互作用下,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出了一个个监管洼地,而以市场之敏锐,一旦出现套利机会即会迅速放量,尽成大而不倒之势。发展如山倒,监管如抽丝,执行之难可想而知。
 
其次,越来越多的被监管对象羽翼已丰,并非被动的政策接受者,而是拥有了强对抗能力。除了人才、技术、信息的优势,相当一批市场机构不仅具备影响政策动向的渗透能力,甚或有发动媒体组织舆论的攻击手段。监管者与市场机构的良性互动本为美事,然而相互盘结过密则不免自缚手脚,甚至出现上层训诫“疾如风,迅如火”,而执行层“徐如林,不动如山”的怪象。
 
大量缺乏透明度的违规行为,即便不立刻触发系统性风险,最终也会伤害到普通金融消费者的权益。不过,在处理强者和弱者的冲突之间,如果没有制度化的维权机制,多数监管者都会倾向于选择短期有利、阻力最小化的处理方案,即倾向于掩盖而非揭露问题。近期北京中关村二小出现的“欺凌”(Bully)争议,其实是一个极具隐喻的例子,反映了各界监管者的普遍心态:面对孩子间的恶性冲突,家长认为是欺凌,学校则铁口直断,这只是一个比较过分的玩笑。
 
这不是玩笑。
 
来源于 《财新周刊》 2016年第49期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19日
 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继伟

张继伟

40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财新网总编辑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