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般皆下品,唯有房价高。较之往年的“金九银十”,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收获季来得格外猛烈。8月间“地王”频出,交易量暴涨,上海甚至上演了为规避限购而排队离婚的奇观。
全球金融危机以来,中国房地产的骤然升温已有多轮。每次发动,都是市场一次无声的共谋,无论是稳健还是中性的货币表述,都会被视为宽松信号;政府的限购限贷令,正是催促入市的良机;经济指标下滑,凸显地产是众望所归的引擎;各行业低迷,反而是银行转向地产的最佳理由。股灾仍有余悸,债牛已然见顶,M1和M2的剪刀差让人发慌,唯有房地产是所有问题的答案。或者说,每个人都相信房地产是别人特别是决策者的答案。在这种强大的心理共振之下,房价自然一发而不可收。
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·卡尼曼在《思考:快与慢》里反复提到一个心理定式:当人们遇到难题的时候,往往会把“我应该做什么”转化成“我会做什么”,进而欢快地沿着熟悉的路径狂奔。在转型不利、改革胶着之际,“拉动房地产”正是这样的容易解。
房地产当然不会是答案。此次房价上涨,尽管从一线城市逐渐渗透到东部地区的二线城市,但三四线和内地城市仍然库存积压,东北一些城市开放户口吸引购房者的效果依旧不彰。尽管银行在加大按揭贷的比重,对于开发贷仍然有所顾忌。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,不会因为房地产回暖这颗安慰剂有丝毫缓解,反而在美联储加息的倒计时中变得更加紧迫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房价的畸高虽然看上去不像股市高杠杆那样脆弱,但是带来的社会后果要远为恶性。一线城市的房地产,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了高度控盘的庄股,有力者不断拉抬,不仅洗劫了普通居民的财富和生活,还将实业企业引向脱实向虚的歧途。近年来,民间投资的下滑与房地产投资的上升几乎同步发生,资源配置的扭曲可想而知。至于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的价值观崩解,更有理由令人不安。
地产不是新问题,之所以在弱势经济下反复冲高,折射的是市场对结构性改革的信心不足,反而迷信房价与固有机制一样刚性保值。要打破这一迷信,需要与土地收入相关的财政体制改革大步推进,配套户籍改革与社保改革及早发力;而经济结构获得根本性调整,方为长治久安的答案。
来源于 《财新周刊》 2016年第35期 出版日期 2016年09月05日
0
推荐